- 刘华丽;
以拉波夫提出的经典叙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基于“人与社会”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读后续写的教学目标设置及达成路径,实证分析学历案在该题型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课堂实践表明,拉波夫叙事理论能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文本信息,明确续写方向;学历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课堂输出能力;“要素—主题—任务”三维驱动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续写中产出逻辑合理、内容连贯且契合主题的故事情节,还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19期 v.2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永霞;刘鸿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要组织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探讨将项目式学习与单元整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实践中充分利用了教材Project板块中“为学校制作宣传册”这一项目,将单元学习内容与项目任务紧密结合,阐述项目的依据、目标、成果、实施流程及评价方案。认为这种融合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以项目为载体串联单元知识,有效地引导高中英语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型,推动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的有效落实。
2025年19期 v.2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水贞;
阐述国内外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意义及目标。结合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实例,探索如何基于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发现,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促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5年19期 v.2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丽;
阐述逆向设计与读思言的特征与相互关系。结合实例探讨初中英语读思言逆向设计教学实践。读思言逆向设计秉持预期结果、注重评价、规划过程的理念,构建以评促读、促思、促言的教学框架。以评促读,以检读性问题带动默读批读,在读后问答中收集阅读理解证据;以评促思,设计阅读学习单,引导学生在结构化、词义化、循证化中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以评促言,以任务驱动、思到言随、“写我所读”,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实现迁移创新。实践证明,读思言逆向设计能够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课程理念,有效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19期 v.25 40-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郇加云;周薇;
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英语名著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整体性、情感性和育人性的美育价值。以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探索美育的融创实践路径:融合内容图式,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故事脉络,建构结构之美;融汇细节描写,带领学生剖析环境、人物语言中的情感内核与文化意蕴,品味语言之美;融贯主题意义,以问题链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批判性思考,彰显创造之美。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素养,为初中英语教学落实美育目标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范式。
2025年19期 v.2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卢璐;
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分析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职业教育英语“六融合”教学创新模式,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指明方向。通过针对企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岗位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六融合”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方法,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企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5年19期 v.2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郭东萍;
阐述课程思政的含义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介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涵养其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2025年19期 v.25 53-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萍;
阐述中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针对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及思政素养方面的短板,构建中职英语大单元混合教学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即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设计教学方案;创建融入思政元素的线上课程资源;绘制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开展5E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聚焦学生成长,实施三元多维评价。提出教师应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全面成长。
2025年19期 v.2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宏瑜;
在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阅读教学肩负着重要使命。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缺乏深度、备考训练机械化和教考分离等问题。本文提出“三位一体”教学路径,借助词义概念推动深层阅读,实现教考协同,并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
2025年19期 v.25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锋;
在高中英语课程体系中,读后续写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素养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学生在实际续写操作时,常面临情节发展缺乏连贯性、语言表达形式单一、文化内涵体现不足等困境。以教材为依托,引入语篇分析理论,从宏观架构、微观衔接及文化语境三个维度入手,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学框架与模式,致力于化解上述难题,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注入新动力。
2025年19期 v.2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顾燕君;
阐述支架理论的内涵,以及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和要求。认为将支架理论融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提升写作能力。提出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应遵循适配性和启发性原则。结合实例,探究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全面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9期 v.2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新利;
阐述内容依托教学法的概念。分析内容依托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价值及应用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内容依托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运用路径。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应深入解读内容依托教学法的内涵和价值,遵循相关性、真实性、适度性和趣味性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出发,实现语言与内容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富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语法,提升他们的语法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025年19期 v.2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翠琳;
阐述多模态教学的概念及互动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背景。从新课标视角出发,结合教学实例,从创设多样教学情境、采用信息网络资源两个方面探索初中英语课堂多模态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策略,并提出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19期 v.25 84-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淑娜;
跨学科视角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是指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思维方式融入英语作业,要求教师整合不同学科,注重实践性、情境性,引导学以致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作业的多元评价与反馈。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从发掘跨学科融合点、明确跨学科作业目标、设计跨学科任务、提供作业支持与指导、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设计跨学科视角下的初中英语作业,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综合构建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2025年19期 v.25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雪亮;
阐述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分析构建初中英语课堂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冀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Lesson 4 What would you like?教学实例,探究构建初中英语课堂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路径。提出教师应遵循导向性和激励性原则构建初中英语课堂多元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丰富的评价内容、多样化的评价主体、灵活的评价标准及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19期 v.2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顾钰婕;
从句作为英语语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在阐述英语从句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有效沟通这一语言根本目的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充分而又简洁的表达,将所有从句类型纳入统一的逻辑框架下进行教学。提出运用细节整体循环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英语从句知识体系,显著提升其对从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励其在日常生活中更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2025年19期 v.25 97-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代秋慧;
为践行新课标,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一关键议题,探讨英语情境教学的实施路径。首先阐述新课标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次论述情境教学对于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最后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情境、课堂互动、文化融入、课外实践、评价改革五个维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19期 v.25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石静言;许月兰;
在阐述项目化学习的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实施小学英语写作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并结合具体课例,对小学英语写作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展开深入探究,旨在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认为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写作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写作学习效果,并同步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2025年19期 v.2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皓月;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从拓宽阅读深度和培养思维习惯两个角度阐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从深入研读语篇和聚焦活动设计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提出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提取语篇信息、深挖隐性资源、开展思辨活动、拓展阅读资源等方式落实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5年19期 v.25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秋云;
中职英语教学基于技能大赛背景注重课堂活力的激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对其职业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分析技能大赛对中职英语教学的要求、中职英语课堂在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教学现状,并以此为导向,提出通过推动情境教学、融合多媒体与信息化技术、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策略,激发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为后续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及技能大赛指导提供参考。
2025年19期 v.25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晓虹;
新课标将思维品质纳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整本书阅读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以《多维阅读第15级》中的One of a Kind阅读材料为例,总结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过程,归纳出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可采用四步法,包括选择与设置跨学科内容、分析阅读材料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步骤与内容等,提出跨学科选定阅读材料、引导性设问、思维导图构建、学生自主设疑等多样化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并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
2025年19期 v.25 117-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方丽霞;
阐释整本书阅读及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分析目前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材料的搁浅化与阅读驱动的困难、活动思维的扁平化与文学素养的缺失,以及评价产出的碎片化与思维品质的局限等问题。提出基于思维可视化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包括巧用问题链塑造思维逻辑、使用“5W1H”表格梳理文本内容及结合思维导图探究主旨大意,以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阅读效果。
2025年19期 v.25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林雪惠;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素养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英语文学名著作为优质的阅读材料,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道的英语表达,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此,如何立足于高中英语课程开展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成为高中英语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重点。首先从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内涵出发,然后从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三个方面分析高中英语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原则,最后从阅读导入、阅读资源、阅读活动三个方面提出高中英语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2025年19期 v.25 127-13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覃千颖;
阐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技能、深化阅读理解、促进阅读交流等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5年19期 v.2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永彦;
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分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3a—3b为例,从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初步理解;组织多元活动,丰富学习体验;关注教学反馈,构筑评价体系等维度着手,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5年19期 v.2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蔡莹;
从目的性、递进性两个方面阐述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原则。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Home为例,从研读语篇、设定目标、多元活动、落实评价四个角度探讨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认为围绕主题意义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5年19期 v.25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康欣妍;
阐述深度学习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分析深度学习视域下基于单元整体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深度学习视域下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即紧扣单元主题,创设沉浸式阅读情境;构建高阶问题体系,明晰单元知识脉络;深挖单元意蕴,促进深度对话与情感共鸣;围绕单元主题,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实施表现性评价,提升单元教学实效。
2025年19期 v.25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后雪霞;
阐述问题链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理论基础。提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Section A 3a部分Full Moon,Full Feelings和Section B 2b部分The Spirit of Christmas,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策略。提出教师可以分别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引入不同类型的问题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最终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19期 v.25 147-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